【歌诀】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译注】赤芍味酸苦,性微寒,善除营血分郁热且能散血中之瘀,有凉血泻热散瘀的作用,常用治一切血热、血瘀之证,故称“能泻能散”。其苦寒凉血祛瘀,还可散痈肿、泻肝火、破瘀血、通经闭。适用于热毒痈肿和妇女瘀血不行的月经停闭,以及因血行阻滞而引起的各种疼痛。但对产后气血虚弱的患者不宜使用。
此外,本品清泻肝火、散瘀止痛,可用治肝火I:攻所致的目赤肿痛等证。
【应用】用治热病邪入营血,高热、舌绛、身发斑疹或血热吐衄等证,常与生地、丹皮、大青叶等清热凉血药同用。用治血热血瘀的痛经、经闭,常与丹参、泽兰、益母草等同用;若为血瘀而无热者,又常与当归、川芎、桃、红花同用。用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多与乳香、没药、血竭等同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治痈疥疮毒,症见红肿热痛者,常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栀子同用。用治肝火上攻、目赤肿痛,常与菊花、夏枯草、决明子同用。若治肝郁气滞血瘀而致胸胁痛者,又常与柴胡、香附、枳壳等疏肝理气化瘀止痛药同用。
【用量用法】6~15g,煎服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血寒经闭不宜用。反藜芦,忌同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酸、鞣质、挥发油等。有镇静、镇痛、降压、抗惊厥、抗感染、抗溃疡、抑菌、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附方】
1.清热地黄汤犀角(水牛角代)、生地、丹皮、赤芍,用于热入营血、斑疹紫黯或血热吐衄。
2.泽兰汤泽兰、赤芍、当归、益母草、熟地、牛膝、柏子仁,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3.通经丸苏木、赤芍、归尾、川芎、香附、牛膝、桃仁、红花、生地、琥珀、五灵脂,用于血滞经闭腹痛。
4.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川芎、官桂、赤芍、五灵脂、蒲黄、当归,用于瘀血作痛。
5.仙方活命饮见甘草条。用于痈疽疮疡肿痛者。
6.柴胡疏肝散柴胡、赤芍、陈皮、香附、枳壳、川芎、甘草,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
【按】赤芍、白芍,一类二种,功用有别,前人谓“白补赤泻,白收赤散”。赤芍清凉行散,功能清热凉血、化瘀止痛,尤宜于血热血瘀证,既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又治肝郁血滞、胸腹胁痛、痛经癥瘕、跌打损伤,还能清泻肝火,治肝火目赤。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尤宜于阴血不足肝旺者,既善治血虚肝旺之头晕目眩、肝郁胁痛,又善治阴血不足、肝气不舒的月经不调、痛经、四肢脘腹挛急作痛;还治血虚萎黄、自汗盗汗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