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生地(鲜生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歌诀】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①烦劳,养阴凉血。

  【译注】生地味甘苦,性微寒。甘寒质润,苦寒泄火,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的作用。常用它来治疗温热病烦热口渴、舌红津少的阴津耗伤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及阴虚骨蒸烦热的劳病。此外,本品苦寒清热、凉血止血,也常用于血热所引起的各种出血证;甘寒养阴、生津止渴,又可治内热伤阴的消渴证。

  注:①骨蒸:热在骨中,所以叫“骨蒸”,是肾阴亏损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一种虚热证,往往与阴虚潮热、五心烦热、盗汗以及腰背酸痛、睡眠不安、饮食无味等症状同时出现。

  【应用】用治外感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红或绛者,常与玄参、金银花、丹参等同用;若症见斑疹紫黑,可与丹皮、赤芍同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治热甚伤阴,津亏便秘者,多与玄参、麦冬同用,以增液润肠通便;若为热病后期,低热不退,或阴虚骨蒸劳热者,又多与青蒿、鳖甲、知母、丹皮同用,以增强退虚热之力。用治内热消渴,每与天冬、枸杞子、山药、天花粉同用。用治血热妄行的吐衄下血等证,常与侧柏叶、茜草、大小蓟同用。

  【用量用法】15~30g,鲜品用量加倍。炒炭用于止血。

  【使用注意】脾虚腹满便溏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β-谷甾醇、地黄素、生物碱等。有一定的强心、利尿、升高血压、降低血糖等作用,还能促进血凝、缩短出血时间、促护肝脏、抗辐射损伤、抑制多种真菌生长等。

  【附方】

  1.清营汤犀角(水牛角代)、生地、丹参、玄参、黄连、麦冬、金银花、连翘、竹叶心,用于热入营血、口干舌绛。

  2.清热地黄汤见赤芍条。用于热入营血、斑疹紫黯。

  3.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用于热甚伤阴、津亏便秘。

  4.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用于低热不退或阴虚骨蒸劳热者。

  5.益胃汤麦冬、生地、玉竹、沙参、冰糖,用于消渴证。

  6.四生丸鲜生地、鲜荷叶、生侧柏叶、生艾叶,用于血热吐衄。

  【附】生地有干鲜之分别,都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但鲜生地苦重于甘,其性大寒,清热凉血的作用较强,而且能生津液;干生地甘重于苦,养阴的作用较强。故急性热病;以鲜生地为好;阴虚骨蒸者,以干生地为佳。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