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译注】紫苏味辛,性温。叶有发表散风寒的作用,可治风寒感冒,恶寒无汗、鼻塞咳嗽等症。梗有降气作用,可以消除气滞引起的胸腹胀满、胎动不安。
【应用】用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咳嗽等症,常与杏仁、前胡、半夏、桔梗等药同用;若为风寒表证兼气滞者,又常与香附、陈皮等同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发散表邪、内行气滞。用治脾胃气滞,胸闷不舒,恶心呕吐等症,多与藿香、陈皮、半夏、大腹皮等药同用。用治怀孕期气滞胸闷、腹胀嗳气、胎动不安等症,常与砂仁、白术、黄芩、半夏等同用。此外,本品兼解鱼蟹毒,单用本品大量或配以生姜适量,水煎服,可治食鱼蟹后引起的中毒腹泻、腹痛等症。
【用量用法】5~10g,煎服,不宜久煎。表散风寒宜用苏叶,行气安胎当用苏梗。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耗气,气虚或表虚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多种挥发油,有解热、促消化、增强胃肠功能的作用,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附方】
1.杏苏散见桔梗条。用于风寒咳嗽、痰多稀白。
2.香苏散香附、紫苏、陈皮、甘草,用于风寒表证兼气滞者。
3.藿香正气散藿香、朴、白术、甘草、半夏曲、寒、内伤湿滞、胸闷呕吐。
4.半夏厚朴汤半夏、于梅核气证。紫苏、大腹皮、桔梗、茯苓、厚白芷、生姜、大枣,用于外感风厚朴、茯苓、紫苏叶、生姜,用
【附】紫苏包括苏叶和苏梗,是风寒感冒兼气滞胀闷的常用药。其中苏叶长于发表散寒,苏梗善于行气消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