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葛根附:葛花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歌诀】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译注】葛根味辛甘,性平。辛能发散,甘而质润生津,有发散风邪和解热生津的作用。用治发热口渴、项背强、无汗怕风的外感表证和先热后寒、往来不止的“温疟”。本品解热生津止渴,还善于解酒。此外,本品还有清透邪热,发散疹毒,升发清阳的作用,所以又治脾胃虚弱的泄泻和兼有表证的热泻热痢,以及麻疹初期不易透发等症。

  【应用】用治外感表证,头项强痛,证属风寒客表,恶寒发热,无汗,脉紧者,当与麻黄、桂枝、羌活等同用;属风热客表,发热微恶风,微汗,脉浮紧者,又当与柴胡、黄芩、石膏、荆芥等同用。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常与升麻、荆芥、牛蒡子等药同用,以加强发表透疹之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治热病口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生石膏等清热生津药同用;若治内热消渴,又常与生地、天花粉、麦冬等养阴生津药同用。用治脾虚泄泻,多以煨葛根与党参、白术、木香等同用,以健脾止泻;若为湿热泻痢兼有表证发热者,又常与生葛根、黄芩、黄连同用,以清热燥湿止痢。

  【用量用法】10~15g,退热生津宜生用,止泻宜煨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黄酮类物质如大豆素、大豆甙等。葛根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和脑血流量,有明显的降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解痉及明显的解热作用和轻微的降血糖作用。

  【附方】

  1.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用于风寒客表、头项强痛。

  2.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黄芩、石膏、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生姜、大枣、甘草,用于风热客表、头痛鼻干。

  3.升麻葛根汤见升麻条。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4.玉泉丸麦冬、天花粉、葛根、人参、茯苓、乌梅、甘草、生黄芪、蜜黄芪,用于消渴证及热病伤津口渴。

  5.葛根芩连汤见黄连条。用于湿热泻痢兼有表证者。

  6.七味白术散人参、白茯苓、白术、木香、葛根、藿香、甘草,用于脾胃虚弱、纳减腹泻者。

  【附】葛花:功专解酒醒脾,多与青皮、砂仁、炒神曲、泽泻等药同用;若为酒毒蕴热者,又常与黄连、滑石等清利湿热药同用。用量5~10g.

  【按】柴胡、升麻、葛根三者皆能发表、升阳,均可用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以及清阳不升等证。其中柴胡、升麻二者均能升阳举陷,用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升麻、葛根均可透发麻疹,常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但柴胡善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的要药;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诸证。升麻主升脾胃清阳之气,为升阳举陷之要药;又善清热解毒,常用于多种热毒病证。葛根善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达到生津止渴、止泻之功,常用于热病烦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同时,葛根解肌退热,用于外感表证,发热恶寒,项背强痛,无论风寒、风热均可配伍使用。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