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能舒。
【译注】知母味苦,性寒,有清热滋阴润燥的作用。能解除温热病邪入气分的高热烦渴,阴虚火旺的骨蒸劳热、盗汗,以及肺热燥咳的痰不易出等症。另外,以其养阴生津之功,亦可用治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应用】用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多与石膏、粳米、甘草同用。若治内热消渴,又常与生地、麦冬、天花粉等滋阴清热生津药同用。用于肺热燥咳,属肺热咳痰黄稠者,常配伍黄芩、瓜蒌、浙贝母等清热化痰药;属阴伤燥咳痰黏或无痰者,又常与川贝母、沙参、麦冬等同用。用治骨蒸劳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与黄柏、熟地、龟甲等同用。若治阴虚劳嗽,常与沙参、百部、白及等配伍使用。若肠燥便秘,属温病后期津伤者,多以之与生地、玄参、麦冬同用;属老年或久病体虚津枯肠燥者,又多与生首乌、火麻仁、当归、肉苁蓉等合用。此外,以本品30g,配黄柏30g、肉桂3g,可治老年人癃闭兼阴伤者;与酸枣仁、茯苓、川芎等同用,可治虚烦不眠。
【用量用法】6~12g.生知母泻火力较强,宜用于肺胃实热;盐知母味咸入肾,长于滋阴,宜用于肾阴不足,相火浮动及骨蒸劳热等证。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滋阴、缓泻,故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多种甾体皂甙,并含多量的黏液质。本品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有解热、降糖等作用。
【附方】
1.白虎汤见石膏条。用于温热病高热烦渴。
2.二母散知母、贝母,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
3.知柏地黄丸见黄柏条。用于骨蒸劳热。
4.玉液汤见黄芪条。用于内热消渴。
【按】知母与石膏均能清热泻火,同可用治温热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但石膏大寒,清热力甚,且泻火之中长于清解,善清肺胃实火,治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煅用收湿敛疮生肌,可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知母甘寒质润,能生津润燥,泻火之中长于清润,善治热盛伤及阴津的肺热燥咳、热病津伤、内热消渴、肠燥便秘;亦善滋肾阴、泻相火,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