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中药:香薷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歌诀】香薷味辛,伤暑便涩,霍乱水肿,除烦解热。

  【译注】香薷味辛,性微温。辛温发汗解表而散寒,气味芳香又能化湿祛暑而和中,兼能散湿和脾、通利小便。治夏天感受暑邪冷湿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无汗、小便赤涩和腹痛吐泻等症,也治因水湿停留而出现的水肿病,又有解除暑邪烦热的功效。

  【应用】用治夏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身热恶寒,头重头痛,无汗,腹痛吐泻等症,多与厚朴、白扁豆同用;若里湿化热者,当加黄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湿盛腹胀泄泻者,当加茯苓、陈皮;兼见两腿转筋者,当加木瓜。用治水肿,多与白术、茯苓、猪苓同用;而脚气肿痛,又多与木瓜、槟榔、木通同用。

  【用量用法】3~10g.发汗解暑宜水煎凉服;利水退肿宜浓煎服。

  【使用注意】汗多表虚者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还有祛痰、镇咳及利尿作用。

  【附方】

  1.香薷饮香薷、厚朴、白扁豆,用于夏月乘凉,外感于寒,内伤于湿,腹痛吐泻等症。

  2.薷术丸香薷、白术,用于风水水肿。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