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泽泻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歌诀】泽泻甘寒,消肿止渴,除湿通淋,阴汗↑①自遏↑②。

  【译注】泽泻味甘,性寒,有利小便、清湿热的作用。可治小便不利的水肿和因湿热引起的口渴、泄泻、淋病以及阴部出汗等症。

  此外,本品尚能清肾经虚火,还可用治肾阴不足,虚火亢盛者。

  注:①阴汗:即前阴下部有汗,为湿热下注的一种病。

  ②遏(è):音饿,止的意思。

  【应用】用治小便不利的水肿,多与茯苓、猪苓、白术同用,共奏利水消肿之效。用治脾虚湿盛引起的水泻,多与车前子、白扁豆、白术等同用;若治湿热下注膀胱的热淋涩痛,多与木通、车前子、萹蓄等利尿通淋药同用;若治湿热蕴蒸的口渴,多与滑石、黄芩、厚朴等同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而治湿热下注的阴汗,又多与龙胆草、黄柏等同用。此外,与白术、半夏、茯苓等同用,又可治痰饮眩晕。治阴虚火旺,须与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等同用。

  【用量用法】6~12g,大量24~30g.炒用可去其寒性。

  【使用注意】肾虚精滑者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三萜类化合物、挥发油、生物碱、天门冬素树脂等。有显著利尿作用,对肾炎患者利尿作用更明显。还有降压、降血糖、抗脂肪肝及抑菌作用。

  【附方】

  1.四苓散茯苓、猪苓、白术、泽泻,用于小便不利的水肿。

  2.泽泻汤泽泻、白术,用于痰饮眩晕。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