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牡丹皮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歌诀】牡丹苦寒,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

  【译注】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辛散苦泄,微寒清热,散血中瘀滞,清血分邪热,有凉血散瘀、活血通经的作用,适用于热结血瘀引起的月经不通或痈疽肿毒;并可清热凉血,对血分有热引起的吐血、鼻血、发斑、发疹等症均可治疗。又善退虚热,故常用于阴虚发热,夜热早凉和无汗的白骨髓透发而出的阴虚潮热。

  【应用】用治瘀血经闭或肿块,多与茯苓、桂枝等活血化瘀通经消肿药同用。用治火毒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红藤同用。若治肠痈,当加入大黄、桃仁、赤芍、川楝子等同用。用治斑疹吐衄,证属外感热病,邪入营血,高热舌绛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当与生地、赤芍同用;而属脏腑内热引起者,又常与生地、黄连、赤芍、白茅根等同用。用治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或无汗的虚劳骨节烦热,常与青蒿、生地、知母、鳖甲等滋阴退虚热药同用。此外,与山栀、柴胡、白芍等同用,可治妇女经前期发热而属肝郁化火者;与赤芍、乳香、没药同用,又可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量用法】6~12g.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祛瘀宜酒制用,炒炭用于止血。

  【使用注意】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牡丹酚、牡丹酚甙、芍药甙、挥发油及植物甾醇等。有广谱抑菌及解热、镇静、镇痛、抗惊厥、降压、消炎、抗血小板聚集、促进动物子宫内膜充血等作用。

  【附方】

  1.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用于瘀血经闭或积聚肿块。

  2.大黄牡丹汤见大黄条。用于肠痈腹痛。

  3.清热地黄汤见生地条。用于热入营血,斑疹吐衄。

  4.青蒿鳖甲汤见生地条。用于阴虚发热或虚劳骨蒸。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