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苦参味苦,痈肿疮疥,下血肠风,眉脱赤癞↑①。
【译注】苦参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可清热,故有清热除湿、解毒杀虫的作用。治痈肿和湿疮疥癣、阴痒阴肿,以及肠中有风邪湿热引起的大便下血、下痢等症。此外,亦可治眉毛脱落、脸色发红的麻风病。
本品还有利尿作用,使湿热病邪从小便排出,用于治疗黄疸、淋痛等湿热病证。
注:①癞(lài):音赖,是一种皮肤病。这里的“眉脱赤癞”即指麻风。
【应用】用治痈肿湿疮,多与蒲公英、苍术、黄柏等同用;若治疥癣麻风,又常与白鲜皮、防风、生首乌、大风子等同用;若治外阴湿疹瘙痒,多与蛇床子、地肤子、黄柏、苍术、白矾等药配伍,煎汤外洗,亦可与白鲜皮、龙胆草、泽泻、黄柏、苍术等煎汤内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治大肠风邪湿热蕴结所致的大便下血,多与生地、地榆、槐花、防风炭等同用;若治湿热下痢,又常与木香、黄连、白头翁等清热凉血燥湿止痢药同用。此外,与白鲜皮、茵陈、山栀等同用,可治湿热黄疸;与车前子、滑石、木通、牛膝、黄柏同用能疗湿热蕴结的尿赤涩痛。
【用量用法】5~10g.外用(煎汤浸洗或研末外敷)视患处大小定量。
【使用注意】本品反藜芦,不能同用。脾胃虚寒者忌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苦参碱、羟基苦参碱、异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对阴道滴虫、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多种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并有利尿、抗感染、抗过敏、镇静、祛痰、抗肿瘤等作用。
【附方】
1.消风散见荆芥条。用于风疹瘙痒或湿疮肿痛。
2.苦参地黄丸苦参、地黄,用于肠风便后下血。
3.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贝母、苦参,用于妊娠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