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译注】桂枝是桂树的细嫩枝,昧甘、辛,性温。辛甘温煦,行散温通,故有发汗解除肌表及四肢的风寒和温通经络的作用,可治恶寒发热、有汗头痛的风寒表证;并治风寒湿痹、四肢关节酸痛等。此外,本品尚有温经活血、通阳化气的作用,可治疗妇女血寒的痛经或经闭,以及阳气不得流通、痰水停留不化的痰饮眩悸、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本品配养阴敛汗的芍药,才能止汗,故对歌中止汗的“止”字,不能理解为桂枝有直接的止汗作用。
【应用】用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等症,无汗有汗皆可应用。表实无汗,常与麻黄同用以增强发汗之力;若表虚有汗,则与白芍同用,可调和营卫而起止汗之效。用治胸阳不振的胸痹心痛,常与薤白同用。用治心气不足,心血亏虚,症见脉结代、心动悸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与炙甘草、党参、生地、阿胶、麦冬等配伍,以益气养血而复脉。用于脾肾阳虚,痰饮内停,心悸水肿等症,又与茯苓、白术等同用。而治风湿痹痛,常与附子、生姜等同用。对于妇女经寒血滞,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或少腹痛等,可与丹皮、桃仁、赤芍、茯苓等同用施治。用治中焦虚寒之腹痛,常与白芍、饴糖等同用。
【用量】3~10g.
【使用注意】风热证、血证、阴虚火旺、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均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含桂皮醛、桂皮酸等挥发油成分。有解热、降温、镇痛、镇静、抗惊厥、抑菌、止咳、利尿以及缓解胃肠道挛急性疼痛等作用。
【附方】
1.麻黄汤见麻黄条。用于表实无汗的风寒感冒。
2.桂枝汤见白芍条,用于表虚有汗的风寒感冒。
3.枳实薤白桂枝汤见枳实条。用于胸阳不振的胸痹心痛。
4.炙甘草汤炙甘草、党参、桂枝、生姜、麦冬、生地、阿胶、大枣、麻仁,用于心气不足、心动悸、脉结代。
5.苓桂术甘汤见茯苓条。用于痰饮内停、心悸水肿。
6.桂枝附子汤见附子条。用于风湿痹痛。
7.桂枝茯苓丸见丹皮条。用于经寒血滞、月经不调或腹中积聚等症。
8.小建中汤饴糖、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用于中焦虚寒的腹痛证。
【按】桂枝、肉桂均能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但桂枝长于走表,发汗散邪,又能化气行水;肉桂长于走里,温散里寒,并善补火助阳、引火归元。
桂枝与麻黄均能发汗解表,但桂枝发汗力缓,无汗的表实证、有汗的表虚证均可使用;并能助阳化气,治阳气不行、水湿不化的痰饮、水肿;还能温经通脉,治心脉瘀阻的胸痹心痛,以及妇女寒凝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麻黄发汗力强,主治无汗的表实证。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肺气壅遏不宣的喘咳,以及兼有表证的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