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薏苡味甘,专除湿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译注】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淡能渗利,甘而补中,微寒清热,有健脾补肺、利水除湿、清热排脓的作用。主要治风湿痹痛、关节拘挛,以及水湿停留的水肿、泄泻、尿少;并治咳嗽胸痛吐脓血的“肺痈”和咳吐浊痰涎沫的“肺痿”。此外,因其善能除湿,使病邪从小便解,还可治湿温或暑温初起的脘痞身重等症。
【应用】用治脾虚湿困诸症。如脾虚有湿、食少泄泻、浮肿脚气等,可与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同用。用治湿痹,常与苍术、黄柏、牛膝等同用。用治肺痈,可与苇茎、桃仁、冬瓜仁同用。治肠痈则与附子、败酱草配伍。
【用量用法】6~30g.健脾止泻宜炒用,清利湿热宜生用。
【使用注意】津液不足者及孕妇忌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含薏苡仁油、薏苡仁酯、脂肪油、氨基酸等。薏苡仁油能阻止或降低横纹肌挛缩作用,对子宫呈兴奋作用。并有解热、镇静、镇痛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煎剂对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
【附方】
1.参苓白术散见白术条。用于脾虚湿盛、食少泄泻。
2.四妙丸见黄柏条。用于湿痹脚气。
3.《千金》苇茎汤苇茎、薏苡仁、桃仁、冬瓜仁,用于肺痈吐脓。
4.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仁、附子、败酱草,用于肠痈腹痛,脓已成者。
【附】薏苡仁生用清热利湿、排脓,炒用健脾利湿、止泻。
【按】薏苡仁与茯苓均能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然薏苡仁性凉而清热,排脓消痈,又擅除痹。茯苓善健脾,又宁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