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常山苦寒,截疟除痰,解伤寒热,水胀能宽。
【译注】常山味辛苦,性微寒,有小毒。辛开苦泄,善开痰结、宣通行水,主要功效是除痰、行水。古人有“无痰不成疟”的说法,所以本品能止疟。还能催吐、清热,又可以解除伤寒发热和痰水停留的胸中胀满。
【应用】用治老痰积饮,胸膈胀满,欲吐不能吐者,常与甘草煎汤,加蜜温服,不吐更服。且适用于一切新久疟疾,如与草果、厚朴、槟榔等同用,治疗疟疾夹湿的病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增强祛邪燥湿止疟之功。如属邪热较甚者,可与知母、贝母、草果等同用以增强清热化湿止疟的作用。为防其引起恶心呕吐的副作用,临床应用本品时,常与半夏、陈皮、藿香等配伍,以减少其胃肠反应。
【用量用法】4.5~9g.煎汤内服或入丸散。治疗疟疾应在寒热发作前服用为宜,并配伍陈皮、半夏,减轻其致呕的副作用。
【使用注意】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主含常山碱甲、乙、丙,其次还含常山次碱及伞形花内酯等。所含生物碱对疟原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有抗阿米巴原虫和催吐作用。
【附方】
截疟七宝饮见槟榔条。用于一切新久疟疾。
【按】催吐宜生用,截疟宜酒制。
【不良反应】用量过大可致严重呕吐、胃肠道出血、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终因循环衰竭而死亡,临床应严格控制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