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鲫鱼子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卵子。

  采收和储藏:收集雌鱼的卵子,漂净,鲜用。

  【原形态】鲫鱼,体侧扁,宽而高,腹部圆。头小。吻钝。口端位。无须。眼大。下咽齿1行,侧扁,倾斜面有一沟纹。鳃耙37-54,细长,呈披针形。鳞大,侧线鳞。背鳍4,15-19,鳍长,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之中间。臀鳍3,5,背、臀鳍均有硬刺。全身呈银灰色,背部色略暗。各鳍均为灰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鲫鱼适应性很强,是一种广温性鱼类。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调中补肝;明目。主目中障翳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注意】1.《纲目》:“忌猪肝。”2.《调燮类编》:“子与麦门冬杀人。”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