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八哥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出处】《纲目》

  【拼音名】 Bā Gē

  【别名】寒皋(《淮南万毕术》),鸲鹆(《唐本草》),花鹆(《荆楚岁时记》),哵哵鸟(《广韵》)。

  【来源】为椋鸟科动物八哥的肉。

  【原形态】八哥(《纲目》) 体长约25厘米。嘴形尖而较直,呈乳黄色,虹膜橙黄色。额羽耸立于嘴基上,有如冠状。通体几乎纯黑色;头顶、颊、枕及耳羽具绿色的金属光泽,各羽呈矛状;上体余部不如头部之辉亮,而缀以褐色。翅圆,初级覆羽先端和初级飞羽的基部均白色,形成明显的白色翼斑,飞时显露,呈"八"字形。尾短呈平尾状,尾羽绒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均具白色羽端。下体呈幽暗的灰黑色,肛周呈浅灰或褐灰色;尾下覆羽黑色,具白色用端。脚长而健,跗跖黄色。

  【生境分布】常见于平原的村落、园田和山林边缘。雄鸟普鸣,笼养训练,能效人言。分布我国华南及西南一带。

  【性味】

  ①《唐本草》:"甘,平,无毒。"

  ②《食疗本草》:"寒。"

  【功能主治】

  下气,止血。治久嗽,呃逆,痔疮出血。

  ①《唐本草》:"主五痔、止血,炙食或为散饮服之。"

  ②《食疗本草》:"腊日采之,五味炙之,治老嗽;或作羹食之亦得;或捣为散,白蜜和丸并得。"

  ③《本草拾遗》:"主吃,取炙食之。"

  ④《日华子本草》:"治吃噫,下气。"

  【用法用量】内服:炙干研末作丸、散,或煮羹。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