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白药子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拼音名】 Bái Yào Zǐ

  【别名】白药脂、盘花地不容、山乌龟、金线吊乌龟[广东、湖南]、金线吊葫芦[江西]、金丝吊鳖

  【来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头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 [S. disciflora Hand. Mazz.],以块根入药。全年可采,秋末冬初采收为好,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用于急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胃痛,内出血,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结炎,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磨汁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药子--《辞典》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 Bái Yào Zǐ

  【别名】白药(《药性论》),白药根(《本草图经》)。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金线吊乌龟的块根。秋季采挖,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

  金线吊乌龟(《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盘花地不容、头花千金藤、山乌龟、金线吊葫芦、铁秤铊、金丝吊蛤蟆、金丝吊鳖、白虾蟆、青藤、细三角藤。

  多年生缠绕性落叶藤本,全株平滑无毛,具椭圆形块根。老茎下部木质化,小枝纤弱,具纵直而扭旋的细沟纹。叶互生,纸质,三角状近圆形,长5~9厘米,宽与长相等或较宽,先端钝圆,具小突尖,全缘或微呈波状,基部近于截切或微向内凹,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白色,掌状脉5~9条;叶柄盾状着生,长5~11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腋生;雄花序为头状聚伞花序,扁圆形,有花18~20朵;花淡绿色,基部具苞片1枚;雄花具花萼4~6片,匙形,花瓣3~5片,近圆形,直径约0.5毫米,有时具短爪;雄蕊6,花丝愈合成柱状体,花药合生成圆盘状;雌花花萼3~5片,花瓣3~5片,形状与雄花同,子房上位,柱头3~5裂。核果球形,成熟后紫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阴湿山坡、路旁或溪边、林缘。分布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台湾、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产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性状】完整的干燥块根,呈椭圆形或扁圆形;表面暗褐色,外表皱缩。商品多已切成片状,横切片径4~8厘米,厚1~2厘米;切面白色,粉质,较粗糙,有环形轮纹,有时见有偏心性车轮状木心;质脆,气微,味淡而微苦。以干燥、片大、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化学成份】

  金线吊乌龟含生物碱1.79~1.88%。根含金线吊乌龟碱,异汉防己碱轮环藤宁碱、小檗胺、高阿莫灵碱、金线帛乌龟胺、金线吊乌龟醇灵碱、木防己碱、汉防己碱、奎宁、罂粟碱、可待因、吗啡、小檗碱。

  果实含类胡萝卜素西红柿烃,还合脂肪酸,其中液体脂酸约73.8%(大部分是油酸);固体脂酸约26.2%(含棕榈酸)。此外,水溶性部分有酪氨酸和甘油。

  黄山药的根含薯蓣皂甙等甾体皂甙,总皂甙水解后生成薯蓣皂甙元等。全株含薯蓣皂甙元2.3%。

  【炮制】用水浸泡,捞出,焖透,切片,晒干。

  【性味】

  苦辛,凉。

  ①《药性论》:"味苦。"

  ②《唐本草》:"味辛,温,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冷。"

  ④《饮片新参》:"苦,温,微辛。"

  【归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肾三经。"

  ②《本草经疏》:"入肺、胃。"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