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柏树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出处】《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 Bǎi Shù Yè

  【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

  【原形态】

  柏木,又名:香柏(《三辅旧事》),香扁柏、垂丝柏、扫帚柏、白木树、密密松、扁柏、垂柏、柏青树、宋柏。

  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直径可达1米。树皮平滑,灰褐色,枝条下垂。叶鳞片状,交互对生,紧贴枝上,呈卵状三角形,生于幼树或老树壮枝上的呈线形或锥形,3或4枚轮生而广展,先端长尖稍开展。花小,单性,同株,顶生;雄花序黄色,对生成椭圆形,雄蕊通常8.球果木质,球形,具短柄,直径8~12毫米,褐色,鳞片8,盾状,镊合状排列,背面有短尖的小凸体,每鳞片具种子3.种子卵形,稍有翅。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公路旁、古墓和庙宇等处常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状】枝叶呈树枝状。叶细小鳞片形,先端锐尖,紧密贴生于小枝上,但在较大的枝上,叶尖不紧贴而成刺状突出;叶面黄绿色或灰绿色;小枝棕褐色。质脆,易断。气淡,味涩。

  【性味】

  ①《分类草药性》:“苦涩。”

  ②《重庆草药》:“味苦辛,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

  治吐血,血痢,痔疮,烫伤。

  ①《分类草药性》:“和血。治肠风痔肿,痢疾,吐血;兼涂小儿肥疮。”

  ②《重庆草药》:“止血生肌,治刀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治咳血,心气痛,筋缩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吐血:柏树子、柏树叶。打粉,兑酒吃,每次四钱。

  ②治小儿肥疮:柏树嫩叶打粉(或煅打粉),调油涂(洗净后涂)。

  ③治刀伤:柏树嫩叶,嚼烂敷。(①方以下出《重庆草药》)

  ④治蛇伤(目光复视):柏树叶二两,香附全草二两。米泔水煎洗伤口。(江西《草药手册》)

  ⑤治烫伤:柏叶捣汁搽。(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柏树叶 《中华本草》【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 Bǎi Shù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35m,胸围达2m.树皮淡褐色;大枝开展;小枝细长、下垂,生鳞叶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绿色,宽约1mm;较老的小枝圆柱形,暗褐色紫色,略有光泽。叶二型;鳞叶长1-1.5mm,先端锐尖,中央之叶的背面有条状腺点,两侧之叶背部有棱脊。雄球花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3mm;雌球花长3-6mm,近球形,径约3.5mm.球果圆球形,径8-12mm,熟时暗褐色;种鳞4对,先端为不规则五角形或方形,宽5-7mm,中央有尖头或无,能育种鳞有5-6粒种子;种子宽倒卵状菱形或近圆形,扁,长约2.5mm,淡褐色,有光泽,边缘具窄翅。花期3-5月,球果翌年5-6月成熟。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我国特产树种。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地。以四川、湖北西部和贵州栽部最多,江苏南部也有栽培。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