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杜松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拼音名】Dù Sōnɡ

  【别名】刺柏、杜松子、崩松、棒松

  【来源】柏科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 et Zucc. [J. utilis Koidz.],以球果入药。

  【生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

  【化学成份】球果及枝均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α-蒎烯(α-pinene,C10H16)、△3-蒈烯(△3-carene)等。心材含一种新的二萜羟基酸。叶含蜡。花粉含蔗糖、葡萄糖、棉子糖等。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发汗,利尿,镇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痛。配方用尚可治布氏杆菌病。

  【用法用量】球果适量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