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动物类—花蚊虫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云南中草药》)

  【异名】黄蚂蚁(《全展选编。皮肤科》)。

  【来源】为隐翅虫科动物多毛隐翅虫的全虫。

  【动物形态】多毛隐翅虫形如蚂蚁,全身散生褐色毛,鞘翅甚短,长方形,颜色深蓝或暗绿。触角丝状,末端为暗褐色。小腮须由三、四节组成,第四节甚短,末端成疣状,亦呈暗褐色。后头呈颈状,头及尾端之两节为黑色。前胸背板稍呈卵形,其腹面及足皆为赤褐色。

  多生活于田边、沟边及玉米根四周,有趋光性,夏晚常迎光而飞。

  【采集】夏、秋采集,鲜用。

  【性味】有毒。

  【功用主治】解毒,杀虫,止痒。治神经性皮炎,癣疮。

  【宜忌】本品有毒,不可内服。

  【选方

  ①治神经性皮炎,癣疮:花蚁虫适量。用75%酒精浸泡三日后,取液外擦患处,每七天擦一次。(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②治神经性皮炎:黄蚂蚁适量,除去蚁头,挤出内脏浆汁涂患部,6~8天一次。黄蚂蚁浆汁涂患处4~6小时后,患部皮肤有刺激性疼痛,随后出现红、热,形成片状丘疹性皮炎;再敷硝胺软膏,2~3天结痂,瘙痒消失,4~5天脱痂,皮肤光滑柔软而痊愈。

  (《全展选编。皮肤科》)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