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皮类—刺楸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学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

  【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别名】鸟不宿、钉木树、丁桐皮

  【来源】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以根、根皮或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落叶乔木,高10一15米,枝干有粗大硕刺。单叶互生,叶片横径7—20厘米,掌状5—7裂,裂片三角状卵圆形至椭圆状卵形,顶端渐尖或长尖,边缘有细锯齿,无毛或背面基部脉腋有毛簇;叶柄长6—30厘米。花白色或淡黄绿色。果球形,径约5毫米,成熟时蓝黑色。花期7—8月,果熟期10一11月。

  产各地,生于山地疏林中。自东北至华南均有分布。

  【性味归经】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腰膝酸痛,肾炎水肿,跌打损伤,内痔便血。

  【用法用量】 3~5钱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