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石蒜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别名:老鸦蒜、蒜头草、蟑螂花。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鳞茎广椭圆形。初冬出叶。线形或带形。花茎先叶抽出,高约30cm,顶生4~6朵花;花鲜红色或有白色边缘,花被筒极短,上部6裂,裂片狭披针形,长4cm,边缘皱缩,向外反卷;雄蕊6,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蒴果背裂。种子多数。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生于阴湿山地或丛林下,也有栽培。产华东、中南及西南。

  采制 春、秋季采挖野生或栽培后2~3年的鳞茎,洗净晒干,或切片晒干。

  性状:鳞茎广椭圆形,长4~5cm,直径2.5~4cm,上端有长约3cm的叶基,基部生多数白色须根;表面由2~3层黑棕色干枯膜质鳞片包被,内部有10多层白色富粘性的肉质鳞片,生于短缩的鳞茎盘上,中心有黄白色的芽。气特异,味极苦。

  化学成分:含石蒜碱(lycorine)、加兰他敏(galanthamine)、石蒜胺碱(lycora-mine)等。

  性味:性温,味辛、甘。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催吐。用于疔疮肿毒、食物中毒、痰涎壅塞、黄疸、水肿腹水。

  附注:同属植物黄花石蒜 Laurea Herb.的鳞茎,亦作石蒜入药。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