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方剂集锦 > 正文

伤科佳药骨碎补几则单验方

  骨碎补,又名猴姜、申姜。骨碎补的药用,始载于唐朝的《开宝本草》一书。因为它治愈了唐明皇宠妃的骨折伤痛,唐明皇亲赐这个美名——骨碎补,并一直沿用至今。

  中医学认为,骨碎补性味苦、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活血、止血的功效,能治肾虚久泻、腰痛、齿痛、风湿痹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等。此外,它在止血、止痛方面的功效也很显著。

  下面介绍几则单验方如下:

  耳鸣:骨碎补适量去毛切碎后,用生蜜拌,蒸2小时,晒干,捣末,与猪肾共炖,喝汤吃肉。

  牙痛:鲜骨碎补30~60克(去毛),打碎,加水蒸服,喝汤。勿用铁器煮。

  接骨续筋:骨碎补120克,浸酒500毫升,分10次内服,每日2次;另晒干研末外敷。

  跌打损伤、腰背关节酸痛:骨碎补(去毛)15~30克,水煎服。

  斑秃:鲜骨碎补30克、闹羊花9克,浸泡在高梁酒内,十天后用棉球擦患处。

  牙周炎、牙本质过敏和牙痛:骨碎补与猪腰同煨,喝汤吃猪腰。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