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分布于胸腹和头部,沟通表里两经并加强与脏腑联系的经脉别行部分。其循行特点是离、入、出、合。
十二经别的分布是: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离别,经过躯干,深入内脏,在头项部浅出体表后,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故有“六合”之称。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窝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入走脾胃,上出鼻颊,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于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分别从所属的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别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加强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等,扩大了经穴主治的范围。如推拿中就可以取手三阴经的腧穴治疗头面、五官的病症,按揉太渊、列缺等穴可以治疗偏、正头痛;一指禅推法、点法等作用于太溪、照海等穴可以治疗牙痛、喉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