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指站立位检查时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位置下降到髂嵴连线以下或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的一种慢性胃肠疾患。多见于瘦长体型。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体质虚弱、体型瘦长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病因病机】 
  1.气血不足经常暴饮暴食或饭后剧烈运动,伤及脾胃;或产后、病后,耗伤元气,气血亏损,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而致。 
  2.肝气郁结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日久元气亏损,中气下陷,升举无力,形成本病。 
  【诊断】 
  1.气血不足证腹部隐隐作痛,大便时溏时稀,纳呆,头晕乏力,心悸,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 
  2.肝气郁结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大便不畅,食少,苔薄白,脉弦。 
  【治疗】 
  治则: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升举阳气。气血不足证者,治以补气养血;肝气郁结证者,治以疏肝理气。 
  部位及取穴:腹部、肩胛部、胁肋部、背部、背部督脉;鸠尾、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肝俞、脾俞、胃俞、气海俞、关元俞、足三里、膈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章门、期门、太冲。 
  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振法、按揉法、托法、插法。 
  操作: 
  (1)基本操作:用一指禅推法推鸠尾、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往返5次;用摩法以脐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摩腹约5分钟;用托法在腹部施8~10遍;用振法施于脘腹部约1分钟;用一指禅推法推肝俞、脾俞、胃俞、气海俞、关元俞,约5分钟,然后按揉上述穴位,每穴约1分钟;按揉双侧足三里约2分钟;用插法施治约6分钟。 
  (2)辨证治疗 
  1)气血不足证 
  ①直擦背部督脉,横擦左侧背部,均以透热为度。 
  ②指按揉足三里、膈俞,每穴约1分钟。 
  2)肝气郁结证 
  ①指按揉章门、期门、肝俞、太冲,每穴约1分钟。 
  ②擦两胁肋,以透热为度。 
  【自我推拿保健】用掌摩法逆时针方向摩腹5~10分钟,每日1~2次。仰卧,两肘贴紧床面,屈髋屈膝后逐渐伸直,在肘掌部支撑下慢慢使臀骶部和腰部抬离床面,以肩背为支点做倒立运动,连续进行3~5次。 
  【调护】 
  1.患者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 
  2.饮食上宜少食多餐,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3.适当锻炼腹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做仰卧起坐)。 
  【按语】推拿治疗胃下垂疗效满意,可以调解胃肠蠕动功能,增加其本身之收缩力,使下垂胃体上升、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但对于严重的胃下垂患者应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