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十二手法
| 手法 | 操作 | 作用 |
| 爪切 | 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 | 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营卫 |
| 指持 | 右手持针于穴上 | (准备进针) |
| 口温 | 入口中温热 | (此法今已不用) |
| 进针 | 神定、息匀,审穴在何部分,重切经络,少待方可下手 | (将针刺入) |
| 指循 | 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 | 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 |
| 爪摄 | 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 | 针下邪气滞涩不行者,其气自通行也 |
| 针退 | 分明三部,一部一部缓缓而退 | (由深出浅) |
| 指搓 | 转针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 | 泄气 |
| 指捻 | 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如出至人部,内捻者为之补,转针头向病所,令取真气以至病所;……外捻者为之泻,转针头向病所,令挟邪气退至针下出也 | 行气,内外移行上下 |
| 指留 | 出针至于天部之际,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出针前稍作一停留) | 令营卫纵横散 |
| 针摇 | 以指捻针如扶人头摇之状 | 泄法:使孔穴开大,邪气出如飞 |
| 指拔 | 待针下气缓不沉紧,用指捻针如拔虎尾 | (起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