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其他 > 正文

针灸发生气胸的一般治疗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安静休息。

  2、药物治疗。在观察治疗过程中,为预防胸腔感染,常规使用青霉素40万单位,链霉素0.5g,肌肉注射,每日两次。对有发热及少量胸腔积液者,加大青霉素用量至80万单位,每日两次,肌肉注射。如对青、链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每次8万单位,每日两次。有咳嗽时,给予镇咳药,以防继续漏气。

  3、排气减压。凡是患者在针灸后短期内(1~2h)出现明显胸痛、呼吸困难、肺萎缩在20%以上、胸膜腔内呈正压者(或在诊断性试穿时,针栓被气体自然顶出),经观察症状有逐渐加重趋势,均应立即排气。常用方法如下。

  1)穿刺排气:操作简便,尤其在病情紧急情况下,可立即排气,在病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使用人工气胸器穿刺排气。

  2)闭式引流排气:多数针刺所致气胸,为单纯性闭合气胸,一般经穿刺排气后,伤口可很快愈合。但也有少数病人穿刺效果不好,如临床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和X线证实以及胸腔测压表明,穿刺后一度好转后又加重者,则需要进一步作胸腔插管及引流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