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术语 > 正文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原文】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解析】

  本段主要讨论以阴阳理论指导疾病的治疗。

  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既要辨明阴阳各自的盛衰变化,以阳病治阳,阴病治阴;又要注意阴阳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根据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阴阳互治。由于人体的阴阳气血外内上下交相贯通,所以针刺阳分或阴分,能够调节相对应一方部位的虚实盛衰,临床具体操作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阴经的病证针刺其相表里的阳经,阳经的病证针刺其相表里的阴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二是五脏病证可取其相应的背腧穴治疗,六腑病证可取其胸腹部相应的募穴针刺治疗;三是根据病位的上下或左右以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阴阳相引的观点,也可用于指导药物治疗,诚如张介宾《景岳全书。新方八阵》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①两者:指阴阳。②七损八益:指古代房中养生术里七种损伤精气和八种有益精气的方法。③节:谓证验。④阴萎:即阳痿。⑤同出而名异:于鬯注:“出当训生……是并生于世,而有强劳之异名。”⑥智者察同,愚者察异:高世栻注:“察同者,于同年未衰之时而省察之,智者之事也。察异者,于强老各异之日而省察之,愚者之事也。”⑦能:通“态”,状态。⑧虚无之守:指恬淡空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欲无求的境地。胡澍说:“守,当作宇。”可从。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阴的部位针刺,引导阳的部位的经气;或从阳的部位针刺,引导阴的部位的经气。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⑩殆:危险。

  另外,由于阴阳的相互作用,各自把自己的信息传递给对方,使阴阳之间相互包涵、相互反映,故可以由阴以见阳,由阳以见阴,通过间接途径认识另一方。如医生利用机体表里内外有形与影、鼓与响的关系,利用机体对病邪、药食会产生确定性反应的原理,主要借助对人体表征的观察,分析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各种不同反应,以认识人体的生理,并诊断疾病。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