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术语 > 正文

蓄血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蓄血为病证名。一作蓄血证。指瘀血内蓄的病证。《素问·缪刺论》:“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这是蓄血证的早期文献。现结合临床情况,大致可为二。

  ①指多种内有瘀血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蓄血,瘀血郁结也……当有上、中、下之分。如衄、呕、唾、吐血,皆属上部。苟蓄于此,其症必兼善忘。血结胸中,则属中部。苟蓄于此,其症必兼胸满、身黄、嗽水不欲咽。血凝下焦,又属下部。苟蓄于此,其症必兼发狂、粪黑、小腹硬痛……”《证治准绳·杂病》:“蓄血,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蓄血涉及多种脏府,除前述之上、中、下蓄血及跌打、撞击、堕坠等因素外,亦可由醉饱入房,竭力伤肝而致。唐容川还补充了“癫犬咬伤,血蓄下焦”(见《血证论·蓄血》)的病因。当予分别论治。参见有关诸条。

  ②指外感热病,邪热入里与血相搏,致使瘀热蓄结于内。《重订伤寒补天石·续集》卷下:“蓄血者,瘀血蓄结于内也。或当汗不汗,或不当汗而汗,皆能致此也。大要热能燥血,故血不流行而蓄结于内耳。凡伤寒有热,小腹硬满,小便反利者,蓄血证也。甚则喜怒如狂,屎黑,身黄。通用抵当丸、桃仁承气汤主之。若有外证不解者,先用桂枝汤解外,后用桃仁承气汤,下尽瘀血为愈。上焦蓄血,胸中手不可近而痛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犀角地黄汤。中焦蓄血,中脘手不可近而痛者,桃仁承气汤。下焦蓄血,小腹手不可近而痛者,抵当汤。”《伤寒指掌》卷三则谓:“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者,病邪向里也。反不结胸者,热结下焦也。其人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以太阳随经瘀血蓄于里也,抵当汤下之则愈。”同一蓄血,桃仁承气汤治瘀血将结之时;抵当汤治瘀血已结之后。参见伤寒蓄血等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