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术语 > 正文

树脂类—儿茶

  【类别】藤木树脂类

  【别名】儿茶膏、孩儿茶、黑儿茶,西泻(傣语)

  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Acacia catechu(L.) Willd.)的干枝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清热、生津、止血,主治肺热咳嗽,咯血,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回,皮肤湿疹口疮,扁桃体炎。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区,海南岛有栽培。

  植物特性:落叶乔木。树皮棕色或灰棕色,常呈条状薄片开裂,不脱落。小枝细,有棘刺。叶为偶数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总状花序腋生,花黄色或白色。荚果扁而薄,紫褐色,有光泽,有种子7~8枚。花期8~9月,果熟期2~3月。

  生长特性:儿茶系阳性树种,喜温暖潮湿环境,不耐寒,宜选向阳坡地栽培。

  【英文名】 CATECHU

  【来源】本品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Acacia catechu(L. f.) Willd.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

  【制法】除去杂质。用时打碎。

  【性状】本品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黏性。无臭,味涩、苦,略回甜。

  【鉴别】

  (1)本品粉末棕褐色。可见针状结晶及黄棕色块状物。

  (2)取火柴杆浸于本品水浸液中,使轻微着色,待干燥后,再浸入盐酸中立即取出,置火焰附近烘烤,杆上即显深红色。

  (3)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纤维素预制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3: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性味归经】苦、涩,微寒。归肺经。

  【用法用量】 1~3g,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功能主治】收湿生肌敛疮。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