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最早的血证专著——《血证论》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清代著名医家唐宗海(1862—1918年)所著《血证论》8卷(1884年),是最早的论治血证的专著。

  唐氏在《内经》、《难经》、张仲景之书的启示下,对血上干、血外渗、血下泄、血中瘀证及失血兼见诸症的170余种血证的辩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论点和治医经验。

  他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两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以此为纲,对水火气血相互资生的关系,以及与脏腑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十分重视“去瘀血”,强调“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在瘀血的辨证方面,他揭示了“血块为瘀、清血非瘀,黑色为瘀,鲜血非瘀”旧说的局限,提出:“既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的观点,这对正确认识和治疗血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在治疗方面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四大法则。列方200余首,用药颇有独到之处,至今仍为许多医家所遵循。

  本书原收入《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中,由于科学的发展,书中某些病证的论述今天看来也有不尽合临床之处。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