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表微篇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奚仲,问于岐伯曰:天师《阴阳别论》中有阴结,阳结之言。结在脏乎?抑结在腑乎?岐伯曰:合脏腑言之也。

    奚仲曰:脏阴腑阳,阴结在脏,阳结在腑乎?岐伯曰:阴结阳结者,言阴阳之气结也。合脏腑言之,非阳结而阴不结,阴结而阳不结也。阴阳之道,彼此相根,独阳不结,独阴亦不结也。

    奚仲曰:《阴阳别论》中,又有刚与刚之言,言腑乎?岐伯曰:专言脏腑也,阳阴气不和,脏腑有过刚之失,两刚相遇,阳过旺阴不相接也。

    奚仲曰:脏之刚乎?抑腑之刚乎?岐伯曰:脏刚传腑,则刚在脏也。腑刚传脏,则刚在腑也。

    奚仲曰:《阴阳别论》中又有阴抟阳抟之言,亦言脏腑乎?岐伯曰:阴抟阳抟者言,十二经之脉,非言脏腑也。虽然十二脏腑之阴阳不和,而后十二经脉,始现阴阳之抟,否则抟之象不现于脉也。然则阴抟阳抟,言脉而即言脏腑也。

    奚仲曰:善。

    陈士铎曰:阳结、阴结、阴抟、阳抟、俱讲得微妙。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