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论抽风不是风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夫抽风一症,今人治之不效者,非个人错治,乃古方误人。古人不止论病立方误人,立病名曰抽风,风之一字,尤其误人。又因此症多半由伤寒、瘟病,或痘疹、吐泄等症,病久而抽,则名曰慢惊风。慢惊风三字,相连立名,更为可笑,不但文义不通,亦未细察病源。若真是风,风之中人,必由皮肤入经络,亦必有由表入里之症可查。既查无外感之表症,古人何得著书立方,总言是风?其所以言风者,因见其病发作之时,项背反张,两目天吊,口噤不开,口流涎沫,咽喉痰声,昏沉不省人事,以为中风无疑。殊不知项背反张,四肢抽搐,手足握固,乃气虚不固肢体也;两目天吊,口噤不开,乃气虚不上升也;口流涎沫,乃气应不固津液也;咽喉往来痰声,非痰也,乃气虚不归原也,如不明此理,试看高年人,久病寿终时,或项强身重,或露睛天吊,或牙紧流涎,或痰声拽锯,或冷汗淋漓,一派气脱之症,明明显露。以抽风之两目吊、口味流涎,痰声拽锯,互相参看,则抽风之症,气虚无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以一气虚血瘀之症,反用散风清火之方,安得不错?服散风药,无风服之则散气;服清火药,无火服之则血凝。再服攻伐克消之方,气散血亡,岂能望主!溯本穷源,非死于医,乃死于著书者之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