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文化 > 正文

小儿先天性肛闭锁手术方法的最早记载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肛门闭锁是小儿胃肠道先天性疾患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如不及时开通,将危及婴儿生命。

  先天性肛闭锁症,中医称之为“肛门内合”、“无谷道”、“锁肛”等。十七世纪初医籍中就已经记载了手术治疗的方法。公元1607年王肯堂在《幼科证治准绳》“初生门”中所述:“小儿肛门闭而不通,肛门内合,当以物透而通之,须刺入二寸许,以苏合香丸纳入孔中,粪出为快,若肚腹膨胀不能乳食作呻吟声,至于一七难可望其生也”。可见当时不仅认识到此种开通肛门的手术必须在七日之内施行,而且在手术的工具和药物的辅助治疗方面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如上述,手术后将苏合香丸塞入肛门,以止血、活血、止痛消炎及促使伤口迅速痊愈。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王肯堂的这一描述是医籍中小儿先天性肛门手术治疗方法的最早记载。

  其后,医家孙志宏在《简明医彀》(1629年)中全文摘录了王肯堂关于小儿先天性肛闭手术治疗方法,并有所创新。他在“初生十则”透肛中指出:“儿初生无谷道,大便不能者,旬日必不救,须用细刀割穿,要对孔亲切,开通之后,用绢帛卷如小指,以香油浸透插入,使不再合,傍用生肌散敷之自愈”。从上述医籍中的有关记载,可以看出明代时肛门闭锁手术治疗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同时也说明此项手术在当时已比较普遍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