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环境卫生 > 正文

降水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降水是指雨、雪、雹水,水质较好、矿物质含量较低,但水量无保证。我国的降水量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季节分配也很不均匀、且不同年份差别较大。一般来说,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呈现明显的多雨区(年降水量可达4000~6000mm)和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

  降水的水质受大气和降水来源地的影响。

  ①降水落到地表面,首先与大气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大气中的物质会溶解在降水中。如果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相应降水质量也好,海洋中的一些岛屿把降水直接作为饮用水;但若大气被污染,降水水质要受到相应的污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大气受SO2、NOX等污染,该地区降水中因含硫酸、硝酸等物质而形成酸雨。

  ②降水的水源地环境对降水水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沿海地区的降水会含有较多的海水成份,如盐分和碘,这也是沿海地区人群很少发生缺碘疾病的原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