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是降水在地表径流和汇集后形成的水体,包括江河水、湖泊水、水库水等。地表水以降水为主要补充来源,此外与地下水也有相互补充关系。地表水的水量和水质受流经地区地质状况、气候、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当降水大量进入江河湖泊,水量达最大时称为丰水期,一年中水量最小、水位最低的时期称枯水期。
地表水水质一般较软,含盐量较少。但因流经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的不同,河流水化学特征有所不同。总的来讲,地表水水质主要受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由于地表水与当地地质长期接触,地表土壤中的物质会溶解在地表水中,如富硒地质环境中,当地地表水中的硒含量也较高,即富硒水,②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是影响地表水水质的最主要因素,如含汞污水的大量排放,出现公害病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与前者不同的是,污染是人为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人类可自行控制。
地表水按水源特征可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两大类。封闭型水体由于四周封闭,水无法流动,又称为“死水”,如湖水、水库水等;开放型水体四周未完全封闭,依靠水位的落差,水自高处向低处流动,也称为“活水”,如江水、河水等。封闭型水源和开放型水源的抗污染能力差别较大,但又有各自特点,需分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