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中药用药——下法及护理

  下法,亦称泻下法。是运用泻下药,荡涤肠胃,通利大便,排除肠胃中积滞、积水、瘀血,使停留在肠胃中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驱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主治邪正俱实之证。《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到:“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就是下法的理论依据之一。由于邪在肠胃以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留饮,瘀血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均可使用。由于病性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下、攻补兼施之别,以及与其他治法的配合使用。

  护理方法:

  1、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高热烦渴,大便燥结,腹胀疼痛,腑气不通脉沉实;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腹胀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或里热实证之高热不退,谵语发狂;或咽喉、牙龈肿痛以及火热炽盛等证。代表方有大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

  (1)患者有高热、烦躁不安、口渴舌燥等表现,应安排在调节温湿度方面良好的病室,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有利于静心养病。

  (2)大承气汤,应先煎方中的枳实和厚朴,大黄后下,芒硝冲服,以保其泻下之功效。

  (3)服药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观察排泄物性质、量、次数、颜色、腹痛减轻的情况,若泻下太过出现虚脱,应及时配合救治。

  (4)在服药期间应暂禁食。待燥屎泻下后再给以米汤、面条等养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气之品,禁食3~5日后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及饮酒,以防热结再作。

  (5)服药期间不可同时服用辛燥、滋补药。

  (6)表里无实热者及孕妇忌用。

  2、温下:适用于因寒成结之里实证,脐下硬结,大便不通,腹痛喜温,手足不温,脉沉迟。代表方有大黄附子汤、温脾汤等。

  (1)温下病证,宜住向阳病室,注意保暖,使病人感到温暖舒服。

  (2)同时,在饮食方面应注意给予温热性味之食品。

  (3)温脾汤,方中大黄应先用酒洗后再与其它药同煎,药宜饭前温服。

  (4)服药后亦应观察腹部冷结疼痛减轻情况,宜取连续轻泻。服药后,如腹痛渐减,肢温回缓,为病趋好转之势。

  3、润下:适用于热盛伤津,或病后津亏未复,或年老津涸,或产后血枯便秘,或习惯性便秘等。代表方有五仁汤、麻子仁丸等。

  (1)润下药一般宜早、晚空腹服用。在服药期间应配合食疗以润肠通便。

  (2)对习惯性便秘病人应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也可在腹部进行按摩疗法。

  (3)饮食上给予具有通便作用的食品如香蕉、蜂蜜、果仁、菜泥等。

  4、逐水:适用于水饮停聚体内,或胸胁有水气,或腹肿胀满,凡脉证俱实者,皆可逐水。代表方有十枣汤、舟车丸、甘遂通结汤等。

  (1)逐水药多用于胸水和腹水病证,服药后要注意心下痞满和腹部胀痛情况。

  (2)逐水药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便排除,部分药兼有利尿作用。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痰饮之症。由于此药有毒而力峻,易伤正气,所以体虚、孕妇忌用,有恶寒表证者不可服用。

  5、攻补兼施:适用于里实证虚而大便秘结者。代表方有新加黄龙汤、增液承气汤。

  (1)患者多属里实便秘而兼气血两虚、阴液大亏者,用药中病及止,不可久服。

  (2)服用新加黄龙汤需加姜汁冲服,即可以防呕逆拒药,又可以借姜振胃气。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