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细胞(WBC)计数与白细胞分类的参考值、临床意义,相信很多人都比较感兴趣,医学教育网编辑特撰文如下:
(1)白细胞(WBC)计数
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2)白细胞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7;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嗜碱粒性细胞:0-0.01;
淋巴细胞:0.2-0.4;
单核细胞:0.03-0.0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0.7,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
生理性变化: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病理性变化:
①增加: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
②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障、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2)淋巴细胞
①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②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嗜酸性粒细胞
①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②减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可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019年医师技能特色无忧班380元起,技能不过免费重学>>
上文关于“白细胞(WBC)计数与白细胞分类的参考值、临床意义”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相信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