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一些传统治疗手段可起到强身健体、促进发育和防病祛病的目的,如小儿捏脊疗法。
小儿捏脊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儿童保健方法,具有调理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千百年来,捏脊法因其简单、方便、疗效确切等特点,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近年来西医提倡抚触,认为规律给孩子进行抚触,能够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助于缓解小儿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可有效促进小儿睡眠和自我认知能力。抚触一般由爸爸或者是妈妈在家中进行,能够增强小儿与父母的感情交流,促进亲子关系。此理论其实与中医的小儿捏脊法有相似之处。
小儿捏脊操作时应在温暖、安静、空气新鲜的房间,儿童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和腰骶部。家长两手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脊柱两侧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自下而上,从长强穴(在会阴部,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捏向大椎穴(在颈后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家长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每捏三下便将脊背皮肤提一下。捏脊时最好不要中途停止,以利于经气流通,每次捏4~6遍。捏脊时应注意力道,患儿皮肤娇嫩,不宜过度用力,否则易导致皮肤损伤。
在捏脊基础上增加一些常用的小儿推拿手法,还可防治春夏交替的儿童常见病,下面列举部分。
①捏脊
操作:常规捏脊手法3~5遍。重按肺俞(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肾俞(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②推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阳池(在腕后侧,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至曲池(在肘外侧,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
次数:100~500次。
功效: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③揉二人上马
位置:二人上马穴,别名上马、二马,位于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指掌关节凹陷中。
操作:拇指端揉或掐。
次数:掐3~5次,或揉100~500次。
功效:滋阴补肾,顺气散结。

④揉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按揉。
次数:20~50次。
功效:健脾和胃,调中理气。

⑤补脾经
位置: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循拇指桡侧边缘,由指尖向掌根方向直推。
次数:100~500次。
功效:健脾和胃,补气养血。

①捏脊
操作:常规手法3~5遍,重提按肺俞、大椎、风门(在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②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蘸凉水自腕横纹,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肘横纹,称打马过天河。
次数:100~300次
功效:清热解表,泻火除烦。打马过天河清热力更强,可以治疗外感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吐舌、弄舌等一切热证。

③揉迎香
位置: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按揉。
次数:20~30次。
功效:疏风解表,通鼻窍。

④揉颧髎
位置:在面部,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凹陷中。
操作:拇指按或中指揉。
次数:30~50次。
功效:祛风消肿。
⑤清肺经
位置:无名指螺纹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肺经。
次数:100~500次。
功效: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①捏脊
操作:常规手法3~5遍,重提按肺俞、小肠俞(在骶部,横平第1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大椎穴。

②揉掌小横纹
位置:位于手掌的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拇指的掌指关节横纹处,成一直线。
操作:中指或拇指端按揉。
次数:100~300次。
功效: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

③清天河水
操作同前。

④清大肠经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虎口直推向指尖。
次数:100~300次。
功效: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⑤拿肚角
位置:肚角穴位于脐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操作:用拇、食、中指三指,由深处拿捏,一拿一松为一次。
次数:3~5次。
功效:肚角穴是临床止痛要穴,主治腹痛、腹泻等症,尤其是对寒性腹痛及伤食腹痛非常有效。
不管是从就业还是从照看自己孩子的角度上来看,小儿推拿保健师都十分值得报考。
开设小儿推拿保健工作室创业,或者在小儿推拿保健服务机构、推拿院、母婴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亲子机构、幼儿园、家政公司等机构就业。点击下图了解更多内容。

(点击上图了解详情)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儿童春夏易发三类病,家长要掌握这几种预防方法”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小儿推拿保健师考试知识及内容,请点击医学教育网。医学教育网成立至今已有18年,专注医学考试培训教育,已经为数百万学员提供了考证、从业和晋升等专业帮助,赢得了的广大医学从业人员的认可和信赖,未来我们依然会为每一位在医学路上不断前进的你,提供便利的学习资源及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