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生理学 > 正文

症状性贫血

症状性贫血

症状性贫血是由许多种全身性非造血系统疾病所引起的贫血。些疾病过程中发生代谢障碍也可以影响造血系统的功能而发生贫血。引起此类贫血的原发性疾病有感染(包括传染病和炎症)、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肝病、内分泌病和胶原性疾病等。贫血是这些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医学|教育网整理。

此类贫血主要由于骨髓的造血功能低下,其贫血程度轻重不一,血液形态学改变较少,贫血大多属正常细胞、正常色素型。但可以是大细胞型或小细胞型。幼红细胞对铁的利用减少,故有时可产生低色素型贫血而体内铁的贮存量增多。体内并不缺少任何造血物质。铁、维生素B12及叶酸治疗均无效。除了输血只有将原发疾病治好,贫血才能得到纠正或减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