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方剂集锦 > 正文

通丝的性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通丝指五加科通脱木的茎髓经刨成的长短不等,宽约3mm~5mm的细长碎纸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各家论述

1.李杲:通草泻肺利小便,甘平以缓阴血也,与灯草同功,宜生用之。

2.《纲目》: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开也。

3.《本草正义》:通草,其气味则李东垣《用药法象》谓甘淡无毒。案此甘字,非大甜之谓,实即淡字,如泉水、食米皆谓味甘之例。

此物无气无味,以淡用事,故能通行经络,清热利水,性与木通相似,但无其苫,则泄降之力缓而无峻厉之弊,虽能通利,不甚伤阴,湿热之不甚者宜之。

若热甚闭结之症,必不能及木通之捷效,东垣谓利阴窍,治五淋,除水肿癃,亦惟轻症乃能有功耳。又谓泻肺利小便,与灯草同功,盖皆色白而气味轻清,所以亦能上行,泄肺之热切,宣其上窍,则下窍自利,说亦可取。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