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公卫技能考试第二站公共卫生案例分析试题01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内容,相信参加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案例一:脑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多项脑卒中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卒中发病率在过去30年里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重、新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患者对高级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脑卒中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脑卒中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2)脑卒中的防控要点都有哪些?
(本题满分20.00分)
参考答题要点:
(1)脑卒中的临床类型:
1)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为不同亚型而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可分为可干预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在疾病防治中,重点关注的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
无论是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高血压都是一个公认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会增加49%。除了药物治疗,各种临床管理指南推荐的方法还包括限盐、建中和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高血压患者应将每天的食盐总摄入量控制在6g以下,控制血压的目标一般要在140/90mmHg以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降压目标值应更低一些。但血压并不是越低越好,有些患者在收缩压低于110mmHg时,会感到头晕、疲乏,这是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2)心脏病
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瓣膜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或心脏粘液瘤等。尤其是伴发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时发生脑卒中的概率更大。风湿性心脏病的附壁血栓脱落可直接导致脑栓塞,冠心病导致心脏缺血,心排出量和循环血量减少可造成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房颤的患者会由于血栓形成、脱落引起脑血管堵塞。
3)糖尿病
高血糖是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使脑卒中患病危险增加2——3倍。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脂肪大量分解为甘油三脂和游离脂肪酸,血中胆固醇增多,易加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关系到其脑血管病的病情轻重。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应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应在11.1mmol/L以下为宜。
4)高脂血症
日常所说的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无论男女,总胆固醇增高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而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出血性卒中呈负相关。即在一般人群中,脑卒中与总胆固醇呈竞争性相关,较低的总胆固醇水平会增高出血性卒中的风险,而较高的总胆固醇水平会增高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5)吸烟
大量研究证实,吸烟与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卒中发病呈剂量效应正相关。长期吸烟,特别是长期大量吸烟,可是脑血管收缩功能受损,加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吸烟还有可能增加其他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影响,如吸烟使收缩压升高等。被动吸烟者同样被一些研究证实可增加脑卒中风险。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5——5.6倍,长期被动吸烟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82倍。
6)过量饮酒
无论是一次大量饮酒,还是长期超量饮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g,女性不应超过15g),都会增加出血性卒中的发病危险。酒精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一旦脑血管破裂就会发生出血性卒中。酒精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心律失常和降低脑血流量等导致脑卒中。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酒精中毒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7)超重和肥胖
体重增加与脑卒中发病率增高相关,特别是缺血性卒中。研究证实脑卒中与肥胖之间存在等级正相关联系,是独立与年龄、生活方式和其他危险因素的作用。超重可能是通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中间过程间接导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增加。控制饮食和规律运动是最有效的控制体重和防治肥胖的方法。
8)无症状颈(椎)动脉狭窄
脑供血动脉狭窄绝大部分是由于血管壁上的斑块导致,主要带来两方面不良影响:一方面是脑血管狭窄处可影响大脑供血,当血压突然降低或腹泻、大量出汗引发脱水时,已发生脑梗死;另一方面是脑血管狭窄处的斑块破裂,碎片脱落随血流堵塞远端脑血管导致脑梗死。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应进行合理治疗并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
9)体力活动不足
体力活动不足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脑卒中发病和死亡风险增高密切相关。无论男女,积极参加体力活动者,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减少25%——30%,常规的体力活动可有益于预防脑卒中。
一级预防策略
个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常常受到社会群体的普遍生活习惯以及文化、道德、信仰、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采取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消除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减少脑卒中发生的重要策略。社区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普及脑血管病防治知识,提高人们对脑血管疾病危害的认识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种,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遗传性是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缺乏身体活动、饮食不合理等。
2)了解自己的血压
高血压患者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以低于140/90mmHg为基本控制目标。无高血压史的中年人和小于35岁但有高血压家族史者也应该至少半年至1年测量血压1次。
3)定期体检
40岁以上的人定期体检时非常必要的保健措施,一般每年检查1次为宜。可了解自己的心脏功能,血糖和血脂水平,以便早期发现和早期控制。
4)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身体活动过少、作息时间不规律、膳食营养成分摄入不合理等。要教育人们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参加身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多吃含蛋白质、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和蔬菜、水果,少吃盐和高脂膳食。
二级预防策略
脑卒中发病后能否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是能否达到最好救治效果的关键。及早识别脑卒中症状、尽量减少转运时间可以为挽救生命、减轻并发症赢得时间。当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突然出现下列表现时要高度怀疑脑卒中,应及时送医院救治。脑卒中常见的症状有:
1)症状突然发生。
2)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3)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4)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5)双眼向一侧凝视。
6)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7)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8)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9)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三级预防策略
脑卒中的复发相当普遍,首次脑卒中后6个月是脑卒中复发的最高危阶段。对已经发生脑血管病的患者,要通过寻找意外时间发生的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来防止再次发生脑卒中。
【该题针对“ 公共卫生案例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知识点进行考核】
编辑推荐:
2020年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模拟系统来了!含实战模+考经典习题
全国2020年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前注意事项及温馨提示汇总
2020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准考证打印时间汇总
以上为“2020公卫技能考试第二站公共卫生案例分析试题01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