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卫生标准 > 正文

白喉处理原则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白喉处理原则: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感染特征为咽、喉、鼻部等处粘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细菌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常合并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由于白喉菌苗(百白破三联制剂)的广泛应用,典型白喉逐渐减少,不典型白喉或轻型白喉日渐增多,尤其成人白喉的发病应引起关注。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1989年卫生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尽量结合我国流行病学,临床实践和各地情况,以便易于实施和应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喉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人员对白喉病人的诊断、报告和处理。

2 诊断原则

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咽拭子细菌学涂片结果做出临床诊断;确诊则需白喉杆菌培养阳性,且证明能产生毒素或检出白喉特异性抗体。

3 诊断标准

3.1 流行病学史

白喉流行地区,与确诊白喉病人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3.2 临床症状

发热、咽痛、鼻塞、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鼻、咽、喉部有不易剥落的灰白色假膜,剥时易出血。

3.3 实验室诊断

3.3.1 白喉棒状杆菌分离培养阳性并证明能产生外毒素,见附录A.

3.3.2 咽拭子直接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并有异染颗粒。

3.3.3 病人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四倍以上增长,见附录C.

3.4 病例分类

3.4.1 疑似病例

具有3.2者。

3.4.2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3.3.2,参考3.1.

3.4.3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3.3.1、3.3.3任何一条者。

4 防治原则

4.1 对病人的隔离

发现疑似或诊断病例,应立即隔离,隔离期至症状消失后,咽拭子两次细菌培养阴性为止,或症状消失后14d.

4.2 终末消毒

病人隔离后对病家以及病愈出院后,对其病室均应进行终末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

4.3 治疗原则

4.3.1 尽早,一次足量给予白喉抗毒素。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杀灭病原菌,减少毒素的分泌。

4.3.2 采取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心肌炎的防治。

4.4 对易感者的应急措施

4.4.1 对病人周围未发病的易感人群,应采取应急接种白喉类毒素。

4.4.2 对体弱多病的易感儿则可在锡克氏试验(白喉毒素皮肤试验)阳性后肌注白喉抗毒素。

4.4.3 对密切接触者,应检疫7d.对细菌培养阳性的带菌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4.5 白喉的免疫预防

在白喉流行地区,用白喉类毒素应急接种,对控制流行效果十分显著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按照我国现行的免疫程序,做好常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并保证接种质量,就能控制白喉的发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