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诊断范围及标准: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为多,易感年龄以1~5岁为多,故流行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自风疹疫苗问世以来,发病率明显下降。风疹临床症状轻微,但孕妇妊娠早期初次感染风疹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血胎屏障进入胎儿,常可造成先天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因此,风疹的早期确诊及预防极为重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疹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和人员对风疹病人的诊断、报告和处理。 
2、诊断原则 
典型病例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作出临床诊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典型病例需根据血清风疹抗体的检测或风疹病毒的分离阳性予以确诊。 
3、诊断标准 
3.1 风疹 
3.1.1 流行病学史 
与确诊的风疹患者在14~21天内有接触史。 
3.1.2 临床症状 
3.1.2.1 发热。 
3.1.2.2 全身皮肤在起病1~2天内出现红色斑丘疹。 
3.1.2.3 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或结膜炎或伴有关节痛(或关节炎)。 
3.1.3 实验室诊断 
3.1.3.1 咽拭子标本分离到风疹病毒(见附录A),或检测到风疹病毒核酸。 
3.1.3.2 1个月内未接种过风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风疹IgM抗体(见附录B)。 
3.1.3.3 恢复期病人血清风疹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