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药罐灸临床应用:
1.咳喘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取穴:肺俞、膻中、风门、璇玑。
治法:上穴均取。于每年夏至后一个多月内即“三伏”天进行治疗。用软管式低温治疗机行液氮穴位冻灸。每穴冻灸20秒。隔20日后再按上法治疗1次。每年冻灸2次,为一疗程。
疗效:以上述方法共治204例咳喘病患者,结果痊愈(咳嗽次数减少和减轻、痰量减少易咳出、胸闷减轻呼吸通畅、能连续睡眠6小时以上、肺部听诊各种罗音及哮鸣音明额减少、感冒次数明显减少或不感冒,上述六项指标完全符合,并经二个以上冬天观察,一切如同健康者)18例,显效(达到前述三项或三项以上指标者)79例,有效(症情改善但不足三项指标者)95例,无效12例,其总有效率为94.1%.并发现年龄小者,效果较好,而患者如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应连续治疗两年,共计4次。
2.痤疮:
主穴:轮1、轮2(均为耳穴)。
配穴:肺、内生殖器、内分泌、面颊(均为耳穴)。
治法:主穴每次均取,配穴加1个,取双侧。所取穴位都为耳穴。穴位常规消毒后,以自制直径为1.5mm的铜质冷冻头浸足液氮,立即按压所选耳穴。每穴灸疗4-5秒钟。每周1次,4次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