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刺灸法 > 正文

瑶族药罐灸操作方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瑶族药罐灸操作方法:

选择好刺激穴位,用软管式低温治疗机行液氮穴位冷冻。治疗枪的头部是直径为1cm的铜制平面冷冻头。启动治疗机后,冷头迅速成为冰球,然后接触穴位并施加压力,皮肤即出现轻微皱缩,毛孔叠起,此时因血管收缩,皮肤表面呈苍白色,并轻度凹陷。中心皮温33℃-36℃迅速下降10℃左右,每穴冷冻20秒,半小时后,组织自然复温,血管开始舒张,穴位周围皮肤呈现红晕,患者稍感局部刺痛,但能忍受。冷冻术后1-3日为发泡阶段,水泡呈半透明晶体状,大小不等。如不发泡,可进食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催发。少数有碰破流水者,可用消毒纱布覆盖,保护创面。一般在5日内自行吸收,一周后结痂。穴位轮用,每周或隔10日治疗1次。一般而言,同一穴区须再次冷冻,宜间隔20日左右。3-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0日至1个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