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糖浆治疗小儿上感发热疗效观察100例
2015-10-26 11:32 来源:医学教育网
上感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是由多种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目前多用抗生素治疗。我院用自制的清热糖浆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药物组成及制备
1.1药物组成:黄芩、板蓝根、金银花、知母、连翘、生石膏、桑叶、荆芥、防风。
1.2制备:以上各药,加水煎煮两次,1h/次,合并煎液,板框过滤,滤液加乙醇调含醇量为50%,静置24h,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一定程度,加入白糖,尼泊金乙酯(0.5‰),搅拌溶解,板框滤过,分装即可。
2临床资料
100例患儿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年龄1~12岁;男48例,女52例;体温以口表测量,38~39℃者占70%,39℃以上者占30%;伴鼻塞流涕者占75%,伴咳嗽者占36%,伴扁桃体肿大者占46%,伴咽颊充血者占97%;80人次经化验血常规,白血球10×109/L以下者占46.3%,10×109/L以上者占53.7%.
3治疗方法
口服清热糖浆,3次/d,10~20ml/次。
4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3d内体温降至正常,其他症状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
有效:3d内体温降至37~38℃,其他症状减轻,血常规恢复正常。
无效:3d内体温仍在38℃以上,其他症状无减轻或加重,血常规异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疗效观察
治愈8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
6典型病例
姚某,男,4岁,入院高热貌,扁桃体肿大,鼻塞流涕,白细胞12×109/L,予以口服清热糖浆,3次/d,20ml/次,2d后退热,其他症状明显减轻,血常规恢复正常,5d后痊愈。
7讨论
清热糖浆是由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生石膏等中草药制成的纯中药制剂。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要用于外感热证;黄芩清热泻火,用于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连翘消肿散结;板蓝根凉血利咽,对高热咽痛有显著疗效;荆芥防风解表散风;桑叶疏风散热;知母、石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除烦止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散热解表、凉血利咽之功,故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