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鸦胆子-中医药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鸦胆子:

别名:老鸦胆(《生草药性备用》)、鸭胆子(《中药志》)、鸭胆子(《医学衷中参西录》)、解苦楝(《广西中药志》)、苦榛子(《本草纲目拾遗》引《吉云旅钞》)、苦参子(通称)、苦山参(福建)。

性味功效: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杀虫,止痢,止疟。

临床应用:适用于多种癌症,如宫颈癌、直肠肛门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皮肤癌、直肠癌结肠癌、贲门癌、甲状腺癌。

据临床报道,用10%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11例消化道癌和皮肤癌,疗效达94%.本品与其他中药结合治疗加化疗其疗效可超过单纯化疗及本品与中药结合的疗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此外,还用于阿米巴痢疾、疟疾、疣及鸡眼等。

用法用量:内服10~15粒;外用适量,将种仁捣烂敷患处。

注意事项:鸦胆子甙的急性中毒表现症状为中枢神经抑制、呼吸减慢,心搏增速,呕吐,腹泻,尿量减少,四肢软弱及瘫痪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