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大狼毒-中医药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大狼毒: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Dà Lánɡ Dú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狼毒的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研粉。

【原形态】大狼毒,又名:五虎下西山、搜山虎。

多年生草木,高达50厘米,折断有白色乳汁。根圆柱形,不分枝,外皮黑褐色;内面黄白色。单叶互生;长圆形,长4.5~6.5厘米,宽1厘米,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无柄。花常6~8朵生于茎顶或单生于叶腋;淡黄色。蒴果圆球形,直径约1.3厘米,外有软刺,成熟时3室开裂。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云南等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性味】苦辛,温,有毒。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苦麻,有大毒。

②《云南中草药》:苦,温,剧毒。

【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药》:止血,消炎,消肿。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本品有毒,不可内服。

【附方】治疥癞疮。大狼毒、花椒,为细末,香油或猪油调搽。避风。(《滇南本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