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消来源:
【出处】
1.出自《神农本草经》。
2.陶弘景:朴硝,今出益州北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汶山郡西川、蚕陵二县界。生山崖上,色多青白,亦杂黑斑,俗人择取白软者以当消石。
3.《开宝本草》:今出益州,彼人来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水淋取汁,煎炼而成朴消也。亦名消石朴者,消即本体之名,石乃坚白之号,朴者即未化之义也。以其芒消、英消皆从此出,故为消石朴也。其英消即今俗间谓之马牙消者是也。
4.《纲目》:朴消,此物见水即消,又能消化诸物,故谓之。
【别名】朴消石、消石朴、海末、朴硝、皮消、盐消、水消、海皮消、毛消。
【来源】药材基源:为硫酸盐类芒硝话矿物硝或人工制品芒硝的粗制品。
【原形态】晶体结构属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针状,有时为板条状或似水晶的假六方棱柱状。集合体通常为致密或疏松的块体,或呈皮壳、被膜或盐华。无色透明,多为白色及带浅黄、灰白或绿、蓝等色调,含有机质者发黑。条痕白色。半透明至近透明,新鲜断面玻璃光泽,风化面无光泽;致密集合体表面不平呈蜡状、油脂状光泽。一组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硬度1.5-2.性脆,易碎为粉末状。纯者溶于水。在干、热条件下风化失水转化为白色粉末状无水芒硝。强烧之火焰为黄色钠盐,经常含共存矿物组分;主要为钙、镁、钾的硫、硝酸盐及卤化物(如石膏、钙芒硝、泻利盐、石盐、钠硝石)以及粘土矿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