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黄芩的功能|应用

【黄芩药用】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

【黄芩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心、肺、胆、大肠、小肠经。

【黄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临床应用】1.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

黄芩清热燥湿作用颇强,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的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以及热毒疮疡等症。

黄芩能清实热,泻肺火。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山栀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朮、竹茹等配合应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