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黄芩的功能|临床应用

黄芩的功能|临床应用:

【中药名】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小黄芩。

【产地分布】生于山野向阳的干燥山坡,常见于路边及山坡草地。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药材性状】圆锥形或不规则条形,常有分枝,扭曲,长5-20厘米,直径1~1.6厘米。表面黄褐色或棕黄色,常有粗糙的栓皮,下部有支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鲜黄色或微带绿色。气微,味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经、胆经、脾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服。用治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使用禁忌】脾肺虚热者忌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